
《名师名医名家录》(第一版)是在中医学院广泛征求学院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并征求学院学术委员会意见,由学院党委主持,在各个支部书记的协作下,由中医学院编印发行的中医学院建院以来优秀的人物辞书。

《名师名医名家录》从不同方面收录了中医学院不同时期的名师名医名家,人员主要包括中医学院建院功勋、不同时期评选的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以及各类人才项目人员,还迎收录了部分在学院工作过和培养的在中医药领域表现优异的校(院)友。

《名师名医名家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中医学院建院以来,在学院工作过,学院培养以及在岗的名师名医名家名录,展现了老一辈专家忠心爱国、艰苦创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宝贵品格和崇高情怀。一册名录,承载着中医学院的恢弘历史,弘扬了“勤求博采、厚德济生、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中医精神!
中医学院以“一册名录,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的形式,激励着全院师生,传承名家思想,继承名家精神,不忘初心,奋发发努力,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做法
|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习近平 |
《名家录》中的每一位优秀人物都是中医自信的践行者,是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自信的最好的体现!
1、以《名家录》为蓝本,逐步丰满优秀人物,在名家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名家的学术思想,详细叙述名家的优秀事例,让每一个优秀人物都是立体的,鲜活的,要以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优秀品质,能够更加打动人。
2、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宣传优秀人物,彰显北中医精神:充分利用微信、各种视频APP等互联网+等手段,演讲比赛,老物件征集、老专家手稿等展览等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台采访、北京榜样推送、养生堂等各种渠道。
3、结合主题党课、党员项目化活动,学习传承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推进中医药大众化、科普化:师生联动,社区学校互动,帮扶共建等形式和方法。
链接
俄罗斯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的礼堂,悬挂的世界科学家画像中有一幅属于中国人——李时珍,今年也恰逢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李时珍出于对于医学的无限热爱、对于知识的求真探索、对于中草药的创新研究,最终完成了医药典籍《本草纲目》,推动了传统中医的发展。李时珍被世人所推崇所敬仰,实质上是对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而当代青年人往往缺乏必要的历史感,应鼓励广大青少年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感悟文化背后的价值导向与人文情怀,进一步领略中华文明的智慧与伟大,最终能够对传统文化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传统文化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