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基层风采

“三课联动”构建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为例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7-27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支撑、实践课堂落实协同联动,在实践中探索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同向同行,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

一、主要做法

1.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引领,深挖学科特色优势,夯实第一课堂根基

以“大思政”育人理念为指导,深挖管理专业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成立学院课程思政委员会。建设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培育课;录制院级课程思政微慕课;挖掘卫生改革中国实践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虚拟仿真教学,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协同育人。

2.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拓宽第二课堂阵地

成立学院党建思政中心,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创新政治理论学习方法及载体,打造思政教育活动品牌。探索积极分子培养党课“1+N”学习模式;推出“虹梦专栏”自媒体思政学习专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浸润思政教育,提升综合素养。

3.以“湖畔-青春”工程为重点,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优化第三课堂载体

重点塑造学科特色品牌学生实践工程——“湖畔-青春”系列工程:“青葵工程”,设立学术中心,举办本科生科研班、招募立项院级课题等,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青创工程”,开辟学院创业空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学生创新平台;“青职工程”,设立就业创业中心,举办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助力学生职业发展;“青梅工程”,设立新闻中心,通过管院“三微一抖”新媒体传播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二、工作成效

学院获批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培育课3门;录制《大国重器,大道为民》系列微党课,院级课程思政微慕课5门;探索建设学科特色的“医院运营虚拟仿真系统”,“润物无声”的纵深推进思政教育。

党建思政中心打造系列学生品牌活动,常态化学科特色的素质教育,长效化学生干部的培养模式,模块化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系统化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成为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依托。

“湖畔-青春”系列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青葵”工程覆盖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斩获第五届“杏林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1项,市级金奖1项等。